课题开题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团结合作,按照申报书和开题报告中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课题研究。
在刚结束的项目中期,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课题组利用寒假的时间,通过翻阅图书资料,查阅相关网站,并结合课题组需要和实际情况,拟定了《关于新时代农村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效果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7个问题,涉及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参加新农合的医院、对新农合的了解程度,以及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各类问题混合编排,问卷中所有的问题都提供选项,有单项和多项之分。
在四月份,采用了网络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两种形式。网络调查尽可能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参与,以获取有效数据;现场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通过走访当地居民的方式,在进行问卷填写的同时,在交谈中更深刻地了解有关当地的新农合扶贫效果。此外,为获得相关的报销等政策信息和医疗保险精准扶贫的惠及人群和实施效果,我们还调查了当地的相关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并对本次的调查做了访谈记录,为后期问题分析和报告的撰写提供数据基础。
实地调研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共同对数据进行了汇总,并对汇总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数据显示和往期收集到的信息,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由组长进行整理后分配给课题组成员,每个人分别对自己负责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同时给出有关建议,并总结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进行课题调研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区交通不便,居住点分散不利于调研
全南县贫困村多在山区,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在调研过程中,交通不便的问题一直存在,从南康区到贫困村的调研,可以看出其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
(二)贫困地区健康医疗参与氛围不浓,调研过程艰辛
政府宣传报道不够。倡导社会组织扶贫帮困的舆论氛围还不浓,主流媒体对社会组织参与健康扶贫的优势、作用与贡献宣传报道不多,得不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调研期间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导致村支两委在组织群众、争取政府支持、与社会组织合作等方面能力严重不足。
(三)调研方式不能“入乡随俗”
在与调研对象接触过程中,发现当地人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有限,导致调研计划中很多方式在当当地实行不通,调研结果恐难以达到预期。这种情况表现为对选题研究不够。对课题的情况缺乏了解,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对调研的准备不够充分细致。
(四)调研准备不充分,资料不完善
拓宽知情渠道, 获取有关信息, 是做好调研的选题、实施、报告撰写等环节工作的前提。对全南县的了解不深入,准备资料未及时发放,在调研过程中有待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