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指导教师主要成果:2017-2018年指导完成大创创新训练项目“教育投入、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并推荐成为国家级课题。
二、项目方案:
(一)研究背景
1.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高效有机循环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却并不丰富,其水资源占世界6%,耕地占世界10%,却需要养活世界近21%的人口。我国有一半的人口在农村,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比较落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应有之意。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把发展新型农业作为重要工作。2018年二季度农业经济景气指数报告也显示,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主基调。
绿色农业以科技环保技术为支撑,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为一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统一。在国内外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绿色农业将会愈来愈适应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通过生产的绿色化来提升农产品品质,继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绿色农业是人们由传统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转向科学、文明、理性的发展观念的必然结果。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推进扶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是因其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而高品质的产品,也将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发展绿色农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由此促进乡村的进一步振兴。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还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最重要的,是让农业在文化上有亮点、景观上有看点、休闲上有赏点。绿色农业生产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就为绿色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支持,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将有效平衡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
2.现实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我国人口占世界1/5,化肥使用量却占到了世界的1/3,达到6000万吨,加上每年180吨的农药使用,使得氮、磷流失引发农业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农药的过量使用也造成土壤的板结、地力的下降。而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使得单位国土面积承载的畜禽量巨大,畜禽粪便难以自然消解,大量的有机液体渗入地下水体或附近河流,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伟伦告诉记者,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化肥用量占31%,每公顷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4倍,过量的化肥很快被水冲到地下,影响土壤的营养平衡。我国每年180万吨的农药用量,有效利用率却不足30%,多种农药造成了土壤污染,甚至使病虫害的免疫能力增强。不断加剧的农药使用,对于环境、农地粮食和食品残留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而环境污染,又导致农产品品质受损。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致癌、化肥致癌问题严重。大部分农作物为防止病虫害都使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药。而这些农药,大部分都会留存在农作物或者土壤、水体中,农药残留在致癌因素中已占到百分之六十的比重。我国居民在日常膳食中的各类农药摄入量,往往数十倍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盲目施用过量的化肥,导致农作物中硝酸盐过多。而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容易转化成亚硝酸盐,进而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这些残留的物质,不仅影响农产品的品质,还影响了农产品安全,进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民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癌症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范围内新增癌症病例1410万,820万人死于癌症,预计未来20年新发病例数将增加70%。由于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和传统手段治愈率较低等因素,我国已成为癌症发病和死亡大国。2017年,中国约有420万人被诊断患有癌症,280万人死于癌症。每年因癌症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此外,我国老龄化的形势逐渐严峻,据国家民政局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全国老龄办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60岁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并将在之后保持在占总人口30%的水平上,且平均每3人就有一位老人,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越来越庞大的养老人群,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另外,路透报道,中国宣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五发布报告称, 2015年中国养老金和健康支出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左右,预计2050年将会超过GDP的15%,而2100年这一数字将占GDP的20%左右。同时,老年人也往往是癌症等重症的多发人群。健康问题一样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3.政策背景
自然农法农业这一行业,在发展前景上,符合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战略。
在农业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格局。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明确了有机产业在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大行动,包括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和农膜回收行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当前农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重点是解决质量问题。”今后要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将 2018 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在医疗方面,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指出,要建设“全面健康”的社会,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均寿命。并且,对重大疾病发生率、人均寿命提高均做出明显规划。为达成指标,强调将帮助人民改善饮食。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现大病小病全覆盖。”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通知》中围绕老年健康工作的重点难点与薄弱环节,以老年健康服务作为中心任务,优化老年健康与养老资源配置与布局,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强调要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推动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营造安全绿色便利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将加强全民保障制度的建设,更加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4.江西省农业、大病预防与护理、养老现状
当前,江西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环境污染问题。江西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江西每万元农业产值中农用化肥使用量为0.125吨,高于全国平均每万元农业产值中农用化肥使用量0.016吨。均农药使用量约8.25千克/公顷,而利用率仅为35%左右。大棚蔬菜的兴起使每年有数万吨塑料薄膜残留于土壤中。这些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和残留农膜,造成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同时,农业病虫害防治过度依赖农药,使农产品产地也遭受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而生产环境的污染,也使得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上升缓慢,依靠农业生产投入品及资源环境消耗来促进农业增长的模式已经失效,严重制约了江西省农业的发展。
此外,江西省医疗保障面临重大压力。据《江西日报》报告,2015年江西省每年新发肿瘤病例8万,癌症死亡人数高达6万。2017年,江西省死亡人数中1/4是肿瘤患者,其中肺癌发病率最高。虽然江西省医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依然有很多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2017年江西省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近500亿元,约占财政支出的10%,占比相对较大。癌症等重大疾病给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17《江西省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末江西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9.81%,老龄化问题严重。而江西省养老服务能力却令人堪忧,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和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三个和养老相关的指标,江西省在全国的排名都在倒数六、七位,可见其养老压力巨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江西农业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解决卫生问题、养老问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能在农业、大病预防与护理和养老三方面都产生巨大效益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自然农法农业是一个高度可行的选择。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基于现代农业造成的巨大负外部性,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外学者就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农产品品质受损与有害物质残留。Huilian Xu(2001)的研究表明,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此外,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有害物质很容易残留在农作物本身,而这些有害物质一旦通过食用进入人体,很容易引起慢性中毒进而诱发癌症。Parveen(2005)的研究表明,人们日常消费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均会降低其品质,其中主要包括蔬菜、瓜果、牛奶等。
其次是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进而导致生态污染。Xinghui Xia(2002)的研究,化学肥料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洗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如果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过高,对人的健康会产生危害。原本是在农田使用的农药、化肥,在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一旦超过自然的降解能力,就会使得污染迅速蔓延,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饮用水影响人的健康。
其三,地下水位下降与土地资源受损。为保证灌溉用水的需要,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Charles A等(2002)报道,由于灌溉面积的扩大和灌溉强度的增加,诸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奥可拉河马、新墨西哥及堪萨斯州等玉米产区,中国华北地区,随着农业用水的增加,持续下降。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海水倒灌使原来大片肥沃的农田如今成为不毛之地。而要改造这片土地,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此强大的负外部性,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现代农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福冈正信(1987)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农业开始违背自然,将一切种植栽培都建立在人工控制之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和自然条件下的产品有着巨大的差异。科学技术应该只是农业生产的一种辅助手段,更多必须依靠自然界依靠自身循环而生生不息,现代技术的农药、化肥不仅背离自然,而且对自然造成的严重的破坏。尤其是环境污染,对人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日本学者来日速水(1990),世界各国自然农法农业的发展,诸如美国、法国、德国、巴西、日本,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为现代农业破坏了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此外,各国基本上认为食品是癌症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除草剂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癌症的发生。
面对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污染,各国纷纷寻找应对措施。Agustin Limon(2000)指出,为了克服现代化学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产品的品质下降甚至威胁人们的健康等负面效应,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美等国出现了以拒绝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为基本特征的有机农业,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创造健康土壤环境的目的。
2.国内研究
国内对自然农法农业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关注自然农法农业,但是,国内对自然农法农业的研究一直较少。
2.1自然农法农业含义研究
王松良(2001),自然农法农业的实质是充分立足自然力,高度利用自然生物系统,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实施的农作方法及体系。
周春祥(2008),自然农法农业是可持续性、环境友好型农业,产量高效,同时富含有机性。因此在中国极其富有推广价值。
胡克(2010),自然农法农业全生态经营的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即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利用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通过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稳定机制,尽可能多地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以取代过多的人为干预,使人工生态系统按照自身规律健康、稳定运行,以获取所需的农林产品。
李永强(2018),自然农法农业是顺遂自然,少人工干预特别是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强调充分利用土壤原有力量和发挥植物本身的抗逆性,不破坏土壤结构也不污染环境。
李瑾(2018),自然农法农业以自然法则为指导,以土壤培育为基础,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原料,使农业生产形成正常的生物循环,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2.2自然农法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研究
许立新(1997),自然农法农业已在果树、蔬菜和粮食作物上得到应用。如用自然农培育的果蔬菜、不但味佳、营养丰富,而且不受污染,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按自然农法农业实施的稻麦种植体系,具有节能、省工、省本、高产稳产等优点。
王山(2002),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食品概念的提出和产品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的初步建立。但是发展中却存在着导向不突出、管理体系不完善、经济效益低三大问题。
王法宏(2003)指出,要应对现代农业的污染,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合理施肥、节水灌溉、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其中发展有机农业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的战略性举措。
宋元(2017)认为,农场品质量的提升应该从农业生产模式做起。未来的中国农业需要以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土壤修复调理为核心治本之策,以品质保障为根本目的。因此推出以自然农法为指导原则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一站式集成方案,并自主创新研发出基于复合益生菌发酵的化肥农药替代品。而自然农法农业在防止作物病害、虫害、草害、保护养分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也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产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
李瑾(2018)指出日本自然农法农业主要经验和做法,包括在做法上注重实证研究、编制技术纲要、成立协会和研究中心积极推广、严格管理强化资格认证和监督、政府宣传协助开拓市场;而在经验上,农业合作社发挥重要作用;科学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的法律保障。
2.3自然农法农业生产产品质量与产量研究
福冈正信(1989)在记录自然农法农业生产中,证明自己利用自然农法农业的生产理念和方式,在日本的“自然农法”生产基地中,不管是粮食、水果还是蔬菜的产量,都不会比使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低。虽然刚开始产量相对较低,但是随着自然农法农业耕作作物的成熟,产量甚至比之前更高。
王彦荣(2006)在自然农法农业条件下,对稻田连续9年施用有益微生物群(EM)的累积栽培效果进行了研究。连续施用EM使土壤的养分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使水稻抽穗期推迟,花期延长,叶色加深。EM的应用还能有效地改善产量结构、提高产量,而且应用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并且有助于改善稻米品质、减少稻米中钾和镁的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口味评价值,口感较好。EM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杂草的发生和生长。
张三元(2006)对8个不同类型品种在自然农法农业和常规栽培环境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间生长速度、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变化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连续3年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生态平衡和养分平衡。②自然农法农业栽培水稻前期生长较常规栽培晚1周左右,后期发育旺盛。③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自然农法农业栽培品质均有明显提高,食味得到改善。
总而言之,自然农法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比依靠现代农业的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好,是一种更前沿、更科学的农业生产模式。
2.4自然农法农业与癌症治理研究
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危害人身健康,而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严重。马昊楠(2014),有机磷农药是在国内使用比较广泛的农药,而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很容易引发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最终致癌、致畸。管彤(2018),有机氯类农药是一种高残毒农药,在食物中残留性很强,长期摄入很容易引发急性和慢性中毒。农药残留会诱发细胞的畸形生长,导致细胞癌变,对人身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患癌率的不断增长,很大程度上同食用农药量超标的农产品有关。
对于农药和农产品安全的关系,陈琦,赵美娟(2012)农药、化肥、激素类等化学制剂的使用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农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我国目前农药滥用问题、残留问题以及处置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黎凤平(2016),如果人们长期服用带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农药在人体内越来越多,很容易引发绝症。张力(2016),现在农业生产中,有机磷类、有机氯类、亚硝酸胺类农药的联合使用,对人的免疫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很容易引发癌症,以及发育中毒、遗传中毒等。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预防癌症的重要途径。这就有必要发展自然农法农业,通过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提供健康的农产品,最终在癌症预防方面发挥作用。正如李瑾(2018)认为,自然农法农业以自然法则为指导,以土壤培育为基础,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原料,使农业生产形成正常的生物循环,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这就在根本上,杜绝了癌症的产生。
2.5自然农法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
农业朝着绿色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法稳(2016)绿色农业是一种以科技环保技术为支撑,集合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经济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统一,并且为绿色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原料。
梅长青(2016)有机农业倡导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严禁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面源污染。而在有机生产和认证过程中,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进一步盘活农村经济。此外,由于生产投入成本较低,产品价格相对高销售环节减少,有利于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就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总之,发展有机农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由此促进乡村的进一步振兴。
周宏春(2018)便提出,生产方式绿色化成为农业发展方向。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发掘新时期发展新动能的需要。通过盘活生态环境资源、激发多元化发展路径,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系统发展和城乡协同发展,既能激活农村经济活力,也能拓宽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发掘生态休闲旅游等新的领域,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最终推动乡村振兴。
2.6自然农法农业与养老研究
近年来,健康医疗和医养结合逐渐兴起。医养结合强调将医疗和养老资源相结合,强调将老年人的健康放在首位,这里的健康不只是疾病的治愈,还包括对疾病的预防。而健康医疗,就是强调对疾病的预防。自然农法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健康医疗和医养结合的发展。
健康医疗和医养结合,都对自然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徐婧(2015),通过调查发现,青山绿水、小桥流水、林荫小道、茂密的树巧等田园自然景观是人们对田园式养老基地环境景观要素的基本审美意象,也是养老基地自然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其经济生产景观和生活环境景观的自然基底,为田园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涂慧君(2016),混合式养老产业园区一般选址在郊区,所以保护生态、契合地貌尤为重要。江西昌西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园的设计实践从契合地貌出发,尊重保护郊区原有生态植被,紧扣养老养生题意,开创养老设施级联支撑系统,将立体化养老养生模式纳入在规划设计之中。
王超(2018),国际养老产业园的设计对于自然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健康养老项目总体规划概念设计整合当地特色文化,结合山形地势、绿化景观,以“文化为魂、建筑为表、健康养老为理”为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营造人性化空间,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成建筑与山水田园相结合的“低碳、节能、环保、宜居”的园林式健康养老居住环境。
因为自然农法农业生产强调依靠自然面貌顺自然而为,优美的自然面貌可以作为癌症等重症患者的康复养生基地,为健康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7自然农法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邵军(2007)现代农业是一种以高度机械化和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高能耗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虽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但由于它是以高能耗及损害自然环境作为代价的,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中出现的诸如水土流失、资源衰竭、肥力下降、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突出。此外,现代农业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健康问题,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扩散、通过食物链方式进入人体,大量有害物质残留累计在人体中,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的产生,其中包括癌症这类绝症。
加上在“国外研究”部分,国外学者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断定,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相较之下,自然农法农业在生产方式上,更加可持续发展。
李永强(2018)指出,自然农法农业是顺遂自然,少人工干预特别是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土壤原有力量和发挥植物本身的抗逆性,不破坏土壤结构也不污染环境。此外,自然农法农业生产出的农产品安全、清爽、味道好,我国内地已有不少农场、果园、茶园使用自然农法农业栽培农作物,并取得良好效果。和现代农业生产相比,自然农法农业更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2.8江西省农业发展方向研究
近年来,江西省高度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2017年2月,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力争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江西现代农业强省之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绿色崛起,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7,江西省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减少农药使用390多吨、化肥7万吨,提前实现了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但是,农业资源环境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绿色生态优势还未充分挖掘。
2018年,《江西日报》报道,江西省举办了建设全国知名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战略峰会,旨在探讨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前景以及建设示范基地的对策建议,进一步促进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同年,省农业厅厅长胡汉平表示,实践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迈进;还要深化农业改革,彰显绿色生态农业优势、搞活农业开放势头。2018《江西日报》报道,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方案和2018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20年,为江西打造一系列“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品牌。
在政策方面,2018,江西省农业厅《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以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奇也表示,要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和风貌新的有机统一。
而学者们也认为,江西省应该鼎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龙强(2017),认为江西应大举建设以有机特优质大米、富硒功能大米等特色产品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推动水稻生产由传统基本口粮型向现代精品功能型转型。
张利国(2017),认为江西省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对江西省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主要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绿色生态旅游业、绿色工业。
龚建文(2017)实施农业标准化、绿色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化肥减量增效、节水节地降耗、循环利用、绿色防控等技术模式,加快构建江西绿色、健康、有机的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
孔凡斌(2018),我省要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以绿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绿色生态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建设好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3.研究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整理,我们大致了解到,现代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引发的癌症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发展自然农法农业是必须的选择。而直接对自然农法农业的研究,在国内相对较少。并且大部分文献属于新闻、报刊,少见学者对此做出研究。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自然农法农业农药是一个很宽泛的词。纵然自然农法农业强调遵循自然,但是在不同的农业领域,自然农法农业的表现往往不同。相同的是总体上都强调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强加人类意志。
其次,自然农法农业的研究。在宏观上,自然农法农业的历史悠久,在现代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资源带来的巨大的损耗之后,自然农法农业更是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自然农法农业的发展,是防治疾病、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该得到普及和推广。
其三,在微观上,学者们更多是对具体作物、牲畜的养蓄机理进行生物学的分析,研究自然农法农业实施的农业方法。最终发现自然农法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比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质量更高。
而在研究自然农法农业和癌症、乡村振兴、养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我们通过对癌症成因、养老发展方向、乡村振兴内涵、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整理,大致可以认为,自然农法农业的发展,将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引发的癌症问题,同时推动健康医疗和医养结合行业的发展,促进大病预防和治理问题、养老问题的解决。在根本上,自然农法农业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耕作方式的绿色化,也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农业发展,将重心放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方面,政府对绿色农业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力争打造农业强省。希望依托江西省农业资源,通过新型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助力江西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准备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思路
1.4研究方法与可行性
1.5研究意义与重点难点
2.理论整理
2.1乡村振兴战略
2.2可持续发展战略
3.研究方案设计
3.1问卷设计
3.2访谈设计
3.3调研方案设计
4.实地调研
4.1省卫生厅、农业厅访谈
4.2消费者问卷调查
4.3生产者访谈
4.4销售者访谈
5.数据分析
5.1统计分析
5.2因子分析与方差分析
5.3计量模型设计
5.4访谈信息分析汇总
6.政策建议
6.1研究总结
6.2政策建议
6.3发展建议
7.附录
7.1调查问卷
7.2访谈问题
7.3调查数据汇总
(四)项目创新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的是现代农业模式中的自然农法农业,对江西省自然农法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中,不仅仅研究自然农法农业农产品生产,还研究自然农法农业农产品经销和消费,以及政府在自然农业发展的作用。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对江西省自然农法农业进行研究,以往学者对自然农法农业研究也只关注生产过程,因此本次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是一个创新。
2.研究视角
本次视角,立足于江西省自然农法农业,着眼于江西省的癌症预防与护理,寻求用绿色环保、医养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预防癌症、治疗癌症。并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乡村振兴战略出发,探寻自然农法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政策。不同于以往学者在微观视角大多对某一作物的自然农业实施方法进行研究;在宏观视角更多是呼吁加强自然农业的发展。本次研究希望能助力新农村建设、新型绿色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并有力地解决癌症等医疗问题。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经济主体,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
对于问卷和访谈问题的设计,我们利用构建指标的方式,从各个维度去了解自然农法农业,收集第三者眼中自然农法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数据分析阶段,并通过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理论分析给出政策建议。相较于以往学者在研究自然农业宏观情况时,大多只发表观点或者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本次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是一大创新。
(五)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1)政策整理:从政府角度出发,整理国内外关于自然农法农业的相关政策,以及江西省有关的政策,分析江西省政策的优劣。
(2)政府访谈:根据整理出的江西省有关政策,联系政府进行访谈,询问对政策的态度以及将来的政策走向。并尝试获取未公开的政府数据、资料。
(3)问卷设计:利用构建指标的方式,设计主要针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从各个维度描绘现在自然农法农业在消费者眼中的现状、问题。
(4)问卷发放:选取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发放消费者的问卷调查。
(5)访谈设计:制定关于生产者基本资料调查、销售者基本资料调查的方案,设计访谈问题。
(6)数据分析:对消费者问卷、生产者访谈信息、销售者访谈信息、政府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7)政策建议:结合以上数据分析、访谈、资料总结,提出建议。
(六)研究进度安排
研究阶段
|
研究进度
|
成果形式
|
2018.10-2018.11
|
理论文献查阅及整理
|
文献综述报告
|
2018.12-2019.1
|
调研设计、获取调查数据
|
研究报告
|
2019.2-2019.4
|
自然农法农业发展态势的统计分析与计量实证分析
|
小论文
|
2019.5-2019.7
|
实证结果的经济分析,得出主要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
论文
|
(七)项目组成员的分工
张文韬:统筹课题进度、进行数据分析
麻先思: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尚一武: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徐子薇:访谈与文献综述
刘璇:报告撰写